发布时间:2014-04-20 17:43:23
2014年广州全市11所公办外国语学校“小升初”将采取推荐加面谈的方式招生
哪类学生更易获得面试资格?
文章来源: 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:2014-04-02 作者:邓仲谋
外国语学校招生时间节点
5月10日:各区教育局向市教育局报送本区穗籍小学毕业生数。
5月20日:各公办外国语学校公布招生计划;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公布面谈指标数;各区教育局公布面谈指标分配细则。
6月1日:各公办外国语学校公布具体招生方案。
6月27日: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开始面谈招生,于两天内完成。
6月28日: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开始面谈招生,于两天内完成。
上周,公办外国语学校招生方案最终敲定,今年全市11所公办外国语学校“小升初”将采取推荐加面谈的方式招生。紧接着,广州市教育局公布了公办外国语学校招生时间表,5月20日,各公办外国语学校公布招生计划,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公布各区面谈指标数,各区教育局公布面谈指标分配细则。6月1日前,各公办外国语学校要公布具体的招生方案(含面谈规则)。大方向确定之后,目前家长关心的问题集中于以下四个,“如何获得面试资格?”“怎么面试?”“面试什么?”“与民校考试冲突怎么办?”本期《求学指南》为你解读。
记者 邓仲谋
焦点1:如何获得面试资格?
政策:根据《2014年广州市公办外国语学校初中招生工作方案》,进入面谈环节的学生人数为学校招生人数的三倍。面谈指标首先分配到各区,再由各区分配到具体学生。具体而言,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面谈指标面向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,以区为单位分配,各区分得的面谈指标为:面谈指标数×(当地区小学户籍毕业生人数/全市小学户籍毕业生人数);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面谈指标面向本区。
解读:家长关心的是,自己的孩子能否获得公办外国语学校的面谈指标。这个问题可以分四个方面来看:一是从各区来看,机会是不均等的。全市有11所公办外国语学校,市属1所,即广州外国语学校,区属10所,其中越秀、海珠、天河各2所、白云、荔湾、萝岗、花都各1所。由于区属外国语学校招生面向本区,那些外国语学校数量多和招生计划大的区,分配的名额也就多,相反,没有区属外国语学校的区相对吃亏。
二是同一个区里,面谈指标的分配是以当年毕业生英语综合能力为标准,具体分配细则由各区教育局制定。由于各区情况不一,很有可能分配细则的制定各不相同。不过,无论各区出台什么样的分配细则,那些有外语特长的学生,机会都会大增。
三是争夺外国语学校面谈指标的阵地很有可能在小学。以越秀区为例,该区有华侨外国语和越秀外国语两所区属外国语学校。据华侨外国语学校相关负责人透露,越秀区的考生可在4月8日~24日登录这两所学校的官网填写“报名摸查表”,这两所学校会把报名的情况汇报到越秀区教育局,教育局再根据报名情况,按照3倍于招生人数的面谈人数给各小学分配面谈指标。小学又如何分配指标呢?据介绍,各小学会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面谈的学生,“有条件的学校可采取结构化面谈的方式,通过英语听说综合能力的考查,挑选出可推荐的学生;没条件的学校,会根据各小学小英赛的选拔情况挑选符合条件推荐的学生。”
四是校荐和自荐相结合。以海珠区为例,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目前已发布招生公告,该校2014年招收270人,采取学校或自我推荐加面谈的方式。哪些学生自荐机会大?学校认为,学业成绩优秀(五年级上、下学期平均284分以上、六年级上学期语、数、英三科总分成绩在287分以上,其中英语95分以上)且综合素质在全级排名前15%(省一级学校前20%)的优秀学生;或者小学期间曾获教育部门认可的各类竞赛,如“小语赛”、“小英赛”、“华杯赛”、“希望杯赛”等奖励以及具备各类特长的学生。小学4~6年级曾获得“广州市三好学生”等市级荣誉称号的学生等,可自行到该校网站或招生办申请面试择优录取。
焦点2:面试的形式是什么?
政策:公办外国语学校面谈采用结构化面试或者结构化面谈,由若干个评委组成小组,按照规则,对一组考生进行提问,考生的回答根据标准进行评定。整个面谈方案、内容、实施、评价以及面谈的结果,都是有结构的,也有相对客观、可依据的评价标准。最终按照学生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录取。
解读:结构化面试,也称标准化面试,常运用在公务员面试中,它是相对于传统的经验型面试而言的,是指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面试提纲上的问题一一发问,并按照标准格式记下面试者的回答和对他的评价的一种面试方式。外国语学校面谈所采用的形式大致分为两类,一类是多对一单面,即由几位面试官对一位考生,开展面试环节并综合评定该考生素质;另一类是多对多群面,几名考生以小组形式进入考场,通过对考官设置的环节展开活动或讨论,考官通过在集体行为中的个性表现对整组及考生个人进行素质评定。目前各家外国语学校还没有最终确定面试形式。据华侨外国语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校初步确定,面谈形式为“多对一”,每位考生的面谈时间为6~8分钟,面谈前由考生自己抽题目,会留出一定准备时间。
焦点3:面试的内容有哪些?
政策:教育局明确要求,结构性面谈不像以往的笔试考试一样,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有多深,而是考官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,评价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。“考官也许会给一个开放性的题目,让学生来现场发挥,比如谈谈你的家庭。”
解读:由于是“结构化面试”,各学校可能会设置一定数量的题库,供学生现场抽签选择,至于面试题目的具体内容有哪些?则完全由学校自己决定。
外国语学校面谈会要求全英文,学生要尽可能做到语言表达的流畅和准确,要用现有的词汇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;注意礼仪仪表,要大方得体。同时,外国语学校面谈不单纯考查英语,面谈内容还涉及考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。这一环节会设置一些客观题,内容涉及相关语文和数学知识。如果学校要求学生提交个人简历,那么简历是面试的“考试大纲”。
焦点4:与民校考试冲突怎么办?
政策:外国语学校面谈分两批进行。广州外国语学校从6月27日开始面谈,并于2天内完成。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面谈从6月28日开始,同样在2天内完成,每天面谈时间从8:00~18:00。面谈结束后,各公办外国语学校均通过学校官方网站等渠道公布按1∶1.5比例预录取的名单,公布时间不得少于1天。录取工作结束后,学校公布正式录取名单、弃权者名单。
解读:由于外国语学校与民校存在生源竞争,所以,外国语学校面谈一结束,将立即进行录取工作。据了解,华侨外国语6月28日上午组织学生面谈,下午会公布预录取名单,预录取名单有一天的公示期,6月29日确定最终录取名单。其他外国语学校的录取时间也会差不多。
由于6月29日是民校考试的时间,对于部分既报考了外国语学校又报考了民校的考生而言,外国语学校录取很可能与民校考试冲突,一旦被外国语学校提前录取,就意味着要放弃民校考试的机会。
记者观察
“推荐+面谈”如何保障公平公正?
上周,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《2014年广州市公办外国语学校初中招生工作方案》,今年公办外国语学校采用“推荐+面谈”的招生方式。根据最新的招生方案,今年要考上公办外国语学校,需要迈过两道坎,第一道是“推荐”,也就是拿到面谈指标,每间外国语学校的面谈指标只有几百个,而报名者少则几千,多则上万。第二道是“面谈”,由于面谈指标是招生人数的3倍,这意味着进入面谈的人中,还有三分之二将被淘汰。在这两道坎中,如何保障公平公正?
教育部门称,保障公平公正,首先要求学校招生“五公开”,另外就是行政监督,还有社会监督,家长、社会人士发现问题、都可以通过各个区的投诉电话投诉,最后媒体还可以进行舆论监督。笔者看来,今年外国语学校的招生要保障公平公正,最重要的是各区和各校要制定出完善和切实可行的招生细则。推荐如何公平公正?这里面涉及到两个细节,第一个是谁来把关?外国语学校面谈指标的分配是按“市-区-小学”的路径进行的,有的区直接把面谈指标分配到各个小学,也就是说小学是最关键的把关人。事实上,当下很多招生名额都是在小学进行分配的,比如推荐生的确定,“小英赛”的参赛名额等,但小学分配名额多有暗箱操作的嫌疑,这是各区在制定招生细则时不得不考虑的事情。第二个是如何把关?教育部门称,分配以当年毕业生英语综合能力为标准。“英语综合能力”很难衡量,摆在小学面前的是需要一个具体方式(公式、数字或者分数)才能执行。可以想象,小学为了公平分配名额,有可能采用以下几种做法,或者像推荐生一样将三、四、五、六年级的英语成绩按一定比例进行计算,或者根据“小英赛”的参赛成绩,或者干脆组织一次选拔考试,根据分数高低推荐。
“面试”如何公平公正?这也是各校的招生政策必须考虑的。由于外国语学校采用结构化面试,取经于公务员面试,但鉴于当下某些地方的公务员面试仍有“打招呼”的影子存在,外国语学校作为非行政单位,实行面试招生之后,来自权力的影响可能更多。外国语学校实行“推荐+面谈”的招生方式,要保障公平公正,既涉及到各小学,也涉及到外国语学校自身,教育部门只有统筹兼顾各方,才能制定出更切实可行的招生细则。